加大非法捕撈打擊力度 重慶聚焦六項重點工作持續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
2025-07-07 21:27:5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7月7日,全市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江津區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重慶市將聚焦持續做好退捕漁民安穩致富等六項重點任務,持續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
重慶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重慶高度重視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走深走實。2021年開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實現禁捕,四年多來,重慶取得四個方面的階段性成效,具體為退捕漁民穩定向好、禁捕秩序總體平穩、執法監管能力不斷提升、水生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

在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保障方面,重慶各區縣緊盯退捕漁民生計,做到跟蹤監測、就業幫扶、社保兜底“三個全覆蓋”,有就業意愿的6525人全部穩定就業,符合參保條件的10315人全部參保,困難退捕漁民303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水平全面加強。
禁捕秩序方面,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高效協同,深入實施“亮劍”“平安長江”等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四清”,即清“三無”船舶、清殘留網具、清違規垂釣、清涉漁市場整治,非法捕撈風險隱患動態消除。
執法監管能力上,各區縣各部門禁捕執法監管能力較禁捕前明顯提升,執法人員較禁捕前增加93%,執法船艇、執法車輛較禁捕前分別增加158%、31%,布局建設共享AI視頻監控1000余個,實現“三江”干流全覆蓋。
水生生物多樣性方面,重慶制定實施珍貴瀕危物種保護行動計劃,系統開展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棲息地調查和完整性指數評價,梯次發布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名錄,不斷夯實長江漁業資源基礎。長江干流(重慶段)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從“無魚”提升2個等級,長江鱘、胭脂魚、巖原鯉等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明顯增加。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十年禁漁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過去四年多來,雖然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但仍出現重視程度有所下降、打擊整治力度有待提升、禁捕監管能力依然不足、水生生物保護受到條件限制等問題和不足。

做好退捕漁民安穩致富 重慶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為健全長江十年禁漁長效機制,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持續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階段性成效,記者從本次會議上獲悉,接下來,我市將聚焦持續加強社會宣傳、持續做好退捕漁民安穩致富、持續加大非法捕撈打擊力度、持續強化禁捕執法監管效能、持續加強水生生物保護和水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六項重點任務,久久為功、精準發力,堅決打贏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
持續做好退捕漁民安穩致富,將聚焦加強動態精準監測、跟蹤做好就業幫扶、兜牢生計保障底線。如在跟蹤做好就業幫扶方面,要針對性抓好“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服務)、開發公益性崗位,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對有發展水產養殖、特色畜禽養殖等農業產業意愿的退捕漁民,要針對性開展技術培訓,在項目、資金安排上予以傾斜。
持續加大非法捕撈打擊力度,常態化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消除非法捕撈隱患,規范涉漁市場秩序,清理整治禁用漁具,強化休閑垂釣管理。在規范涉漁市場秩序上,要加強線上監測監管和線下門店執法,對違規網絡廣告、網銷禁用漁具和非法漁獲物再清理,對販魚人群、運魚車輛、涉漁餐飲、水產市場、漁具門店5類重點對象開展再摸排等。
持續強化禁捕執法監管效能方面,將聚焦強化隊伍建設、加強裝備建設、加快數字化建設、推進隊伍管理規范化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在持續加強水生生物保護和水生態修復方面,加強漁業資源監測,規范增殖放流活動,強化涉水工程監管,充分發揮科研院校“智庫”作用,通過系列舉措不斷豐富水生生物保護的手段,力爭在水生生物保護方面實現新突破。
持續推進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加強養殖尾水治理,推動設施漁業發展,形成漁業融合發展效應。要積極改造傳統養殖池塘和稻漁綜合種養基地,推動休閑垂釣產業發展。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