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36個合作項目擬引資400億元 從一張“英雄帖”看陸海新通道共建升級
2025-07-11 10:00:47 來源: 重慶日報
7月10日,山城重慶向世界遞出一張開放“英雄帖”——在國企、外企、民企共建陸海新通道項目洽談會上,36個總投資超700億元的合作項目清單重磅發布,擬引資額達400億元。
國有企業是通道建設的“主力軍”與“穩定器”,在基礎設施建設、關鍵資源整合、跨區域協作中發揮骨干作用;外資企業是國際視野和先進經驗的“引領者”,是深化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市場的重要紐帶;民營企業則是市場活力的“生力軍”和創新的“源頭活水”,為通道發展帶來蓬勃生機與無限可能。
“我們希望與中外企業攜手并進,打造一批標志性強、辨識度高、影響深遠的‘三企’聯動新成果,打造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升級版。”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表示。
這份清單,是重慶探索“三企”聯動機制,打造對外合作新范例的生動實踐。
“主力”交卷
國資國企夯實通道根基
發布清單前,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楊誼介紹了重慶國企參與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的系列標志性成果: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形成“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運行格局,滿足終端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量58萬架次的運行保障需求;
重慶物流集團創新多式聯運“一單制”電子提單,解決鐵路物權憑證缺失及無抵押、無擔保進口貨物融資服務等難點問題,填補鐵路多式聯運提單缺失空白,助力綜合效率提升超10%;
重慶農商行創新推出“陸海鏈融”“通道鐵融”“陸海新通道貸”“陸海新通道綠色跨境貸”四款通道專屬融資產品,推動“西部制造”走向東南亞、歐美市場;
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越南塞拉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采用全球領先的垃圾焚燒發電及煙氣凈化技術,年處理生活垃圾82萬噸,為東南亞地區垃圾發電領域樹立技術標桿;
……
“聚焦基礎設施、通道物流、金融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重慶國資國企正助力陸海新通道更好輻射西部、服務全國、鏈接東盟、融入全球。”楊誼表示。
清單破題
市場化機制激活共生生態
36個項目、400億元引資需求——現場發布的項目清單,清晰指向市場化合作路徑,為外企、央企、民企深度參與共建陸海新通道提供合作新機遇。
百億級平臺構建開放磁極。重慶兩江投資集團兩江國際旅游度假區(擬引資180億元)、重慶機場集團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核心區臨空產業投資(擬引資140億元)等項目,打造開放型經濟新引擎。通過市地產集團重慶西站站前片區、彈子石CBD等股權合作類項目,社會資本得以深度參與城市核心資產運營。
存量資源轉型創新載體。在兩江協同創新區,66億元寫字樓、標準廠房及土地資產等待科技企業入駐;位于重慶高新區金鳳的科技配套服務園區,則瞄準智能裝備、新材料、數字醫療、生物醫藥等新質生產力領域。這些國資存量資產的盤活,將為創新企業提供成長空間。
制度型開放打通跨境脈絡。民生集團現場尋找有意向的汽車整車主機廠、整車貿易商,計劃聯合打造中國到中南美洲、中東、非洲汽車海運滾裝精品航線。
來現場尋找機遇的,還有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機構、商協會負責人。
馬六甲漢都亞再也市市議員、馬來西亞中國文化貿易促進會會長李翰霖最關注的,是物流與供應鏈創新領域。他說,未來馬來西亞方面將加強與重慶企業合作,依托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與馬來西亞巴生港,加密聯運航線,推動區塊鏈通關、物流大數據平臺對接,縮短清關時間50%以上,此外還將針對馬來西亞農產品、重慶汽摩配件等高需求品類,共建專業化冷鏈通道與海外倉,提升配送時效。
制度護航
“四到”服務鍛造開放共同體
此次清單發布和項目簽約,是更深層次合作的起點,重慶各部門將以制度創新,為“三企”聯動護航。
據了解,市國資委將持續落實“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四到”服務機制,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全心全意開展交流互鑒,著力幫助外企、央企、民企解決來渝興業的后顧之憂,推動外企、央企、民企在共建陸海新通道中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共同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共贏發展。
市商務委副主任葉力娜介紹,重慶將持續推進通關便利化升級,實施“一單制”等便利措施,進一步縮短單票貨物通關時間,帶動沿線物流成本降低,全面落實中新自貿協定升級版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政策,推動與RCEP規則銜接。
“今年1—5月,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已占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9.2%,同比增長20.6%。”市工商聯副主席黃昕表示,希望打破企業間的壁壘,讓不同所有制企業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項目對接,共同挖掘合作潛力,攜手開拓市場。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責任編輯:鄧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