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郵運通”:打通山區旅游度假區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創新之路
2025-07-10 22:28:2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曹建)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憑借其秀美的高山草甸和宜人的清涼氣候,成為眾多都市人群心馳神往的“清涼仙境”。每年,大量游客涌入此地,度假住宅也如繁星般散布在各處。然而,在這熱鬧景象的背后,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卻日益凸顯,給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度假區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和消費體驗的優化。
度假區的住宅小區分布較為零散,且季節性人口流動幅度極大。淡季時,常住人口僅有1萬人左右,而到了旺季,游客數量激增,人口可達20萬人,快遞業務量也隨之大幅波動,旺季快遞量能超過2萬件。山區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道路蜿蜒曲折,尤其在迎峰度夏期間,車流量大增,這對快遞末端配送的時效性、安全性以及成本控制都帶來了嚴峻挑戰。
同時,度假區內住宅產權性質復雜多樣,業主自住、投資空置、商業托管等情況相互交織,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統一、高效的快件代收與暫存空間,也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導致快件管理混亂。而且,多家快遞公司各自為政,在低密度區域鋪設末端配送網絡,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還使得配送效率低下,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包裹堆積、取件不便等問題成為常態。
面對這一系列復雜且棘手的問題,武隆區敏銳地捕捉到國家郵政局深化“快遞進村”工程與促進郵快合作的政策導向,將其視為破解仙女山度假區快遞難題的關鍵契機。制定印發了《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快遞經營服務提檔升級工作方案》。在此基礎上,創新推出了“郵運通”服務模式,致力于構建“政府搭臺、郵政筑基、快遞協同、片區整合、智慧賦能”的多方共贏生態體系。
郵政網絡的優勢在“郵運通”模式中得到了充分激活和發揮。郵政企業具有“鄉鄉設所、村村通郵”的法定普遍服務網絡優勢,在山區末端服務中展現出獨特的韌性。郵政武隆分公司成為“郵運通”模式的運營中樞,積極開放自身的網絡資源和服務能力,為快遞服務的整合與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郵快合作的深度推進是“郵運通”模式的關鍵環節。郵政公司與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等主要加盟快遞企業達成深度合作協議。各快遞企業將仙女山度假區內的快件統一交由郵政公司在各片區站點進行“最后一公里”的投遞,實現了末端配送資源的有效整合,避免了各自為政帶來的弊端。
片區站點的創新運營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在每個規劃片區內設立的綜合性服務站點,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代收點,而是承擔起本片區內所有合作品牌快件的接收、暫存、按約投遞、查詢、投訴處理等全功能服務,真正成為了“社區快遞綜合服務中心”,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快遞服務需求。
同時引入智能快件箱、統一信息管理系統等先進技術手段,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掌握包裹動態,靈活選擇投遞方式,如預約上門、站點自提、入箱等,還能獲得規范的客服支持,實現了快遞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
“郵運通”模式運行以來,5個片區站點的科學布局實現了度假區所有住宅小區快遞服務的100%全覆蓋,徹底消除了服務盲區,讓每一個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快遞服務。快遞企業的末端配送成本大幅降低,預估普遍下降30%以上。郵政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形成了規模效應,整體配送時效平均提高了約40%,大大提高了快遞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從行業生態的角度來看,“郵運通”模式有效避免了快遞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促進了快遞企業從低水平的“內卷”轉向依托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質量,優化了行業秩序,推動了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