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精神映初心 江津圣泉街道黨建引領暖民心
2025-07-07 19:21:0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牟華俊 李琬琰)社區黨支部作為黨聯系群眾的“前沿陣地”和“服務窗口”,肩負著服務居民、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江津區圣泉街道滸溪社區黨支部以紅巖精神為指引,將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的核心抓手,以學習教育為契機,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通過“紅巖先鋒流動服務”和“跑腿代辦志愿服務隊”,構建黨建引領的服務新格局,推動“黨群聯動、共建共享”,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發真切,讓黨的關懷直抵民心。

踐行服務宗旨,作風轉變見真章:從“被動響應”到“主動問需”
滸溪社區黨支部將服務陣地前移,推動服務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問需”。每日晨光初現,社區“兩委”成員與網格員便開啟了忙碌的“紅色服務之旅”,主動下沉,化身為政策“宣傳員”、安全“守護者”、民意“收集者”和事務“代辦員”,穿梭于樓棟巷道,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傾聽民意。
在政策宣傳方面,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生動鮮活的案例解讀,將醫保報銷、就業扶持等惠民政策送到居民家門口,確保居民應享盡享政策紅利。面對網絡詐騙,針對老年群體等易受騙人群,深入居民家中、休閑廣場等地,通過真實案例分享、發放宣傳手冊、現場互動答疑等方式,向居民傳授反詐知識和技巧。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反詐宣傳活動20余場,覆蓋居民2000余人次,讓“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的防詐意識深入人心。

優化服務機制,效能提升顯擔當:從“單兵作戰”到“協同聯動”
為提升服務效能,社區黨支部構建起“收集、反饋、處理、回訪”的閉環服務機制,居民可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反映問題,實時追蹤問題辦理進度,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力戒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社區黨支部成立了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由社區黨員、熱心居民組成“跑腿代辦志愿服務隊”,針對獨居老人、殘障人士或是因工作繁忙無暇辦理事務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幫助采購生活用品、辦理各類證件、費用繳納等,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相關手續。滸溪苑B區的老人秦爺爺因腿腳不便,一直未辦理高齡津貼認證,服務隊得知后主動上門,僅用10分鐘就幫他完成了人臉識別認證。
截至目前,服務隊已累計代辦各類事務200余件,惠及居民800余人次,用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的“多跑腿”換來群眾的“少跑路”甚至“零跑腿”,成為居民心中最信賴的“貼心人”。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社區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居民反映問題的解決率從之前的87%提升至98.9%,群眾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整合服務資源,精準供給惠民生:從“零散供給”到“精準對接”
社區黨支部通過定期召開居民代表大會、開展滿意度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不斷改進服務方式和質量。同時,積極整合轄區內的各類資源,引入社會組織、高校志愿者等專業力量,聯合商戶、企業、社會組織等成立“紅色服務聯盟”,推出“15分鐘便民服務圈”。聯盟成員單位根據自身優勢,提供免費理發、健康義診、家電維修等10余項便民服務,打造“周末課堂”“銀齡學堂”“健康知識講座”等特色項目,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特殊群體關愛方面,社區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黨員志愿者與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結成對子,定期上門走訪,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務。滸溪苑A區認知功能減退的劉奶奶,在志愿者的全程幫助下,順利辦理退休手續并拿到了退休金。截至目前,“紅色服務聯盟”已開展活動40余場,服務居民超3000人次,成為社區治理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學習教育的開展,推動了服務資源的高效整合,讓居民的各類需求得到更精準的滿足,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顯增強。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