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重慶市屬國企交“答卷”
2025-07-07 12:13:5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梁浩楠)7月7日,重慶市國資委召開市屬國有企業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推進會。

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是重慶“兩大定位”之一,是國有企業作為“主力軍”必須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今年年初,重慶市屬重點國企加快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會議后,市國資委便制定《2025年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發展開放型經濟工作要點》。如今,半年時間過去,工作進展和成果如何?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菁華表示,市國資系統圍繞坐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積極參與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分量重、成色足,物流服務網絡建設提速快、密度高,樞紐通道經貿發展成效實、潛力大,金融賦能樞紐建設亮點多、效果佳,打造標志性成果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
如江北機場第四跑道投入使用,T3B航站樓全面建成投用;
重慶東站建設全面建成啟用,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已經通車;
果園港、新田港、龍頭港、珞璜港等主要樞紐港全部實現鐵路接入;
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約4631公里,路網密度穩居西部第一;
重慶物流集團大力發展鐵海聯運、鐵鐵聯運、跨境班車,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班列常態化開行,開辟泰國/越南-重慶-德國“亞歐公鐵聯運”線路,中歐班列全國率先常態化開行“跨兩海”直達線路;
民生集團開拓“中歐班列+長江航運”服務產品,打造國內首批內河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投資泰國海外倉,與央企合作共建“渝車出海”物流網絡;
重慶機電集團1—5月風電葉片、水力發電設備、高端工業泵等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4.4%;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成功投用全球首個機場捷運系統跨座式單軌項目,與新加坡、越南等國簽署合作備忘錄;
重慶文旅集團采用數字化手段打造無人機燈光秀,成為重慶文旅IP新標桿,為國際引流奠定基礎;
重慶銀行發起設立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同業授信金額超2800億元,銀團貸款余額(53億元)同比增幅190%。
重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主要發起者、推動者和重要建設者,市屬國企在通道物流建設和運營組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國資委表示,各企業要增強對外開放主場意識,深度融入國家開放戰略,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奮力打造標志性成果,在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中展現國企更大作為。
比如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重慶機場集團、重鐵集團、重慶高速集團、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等企業要積極承接西部陸海新通道“七大交通走廊”、“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中歐班列、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等沿線建設境外貨物集散分撥中心,助力完善現代化集疏運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
在打造中新互聯互通十周年標志性成果中,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要落實與普洛斯戰略合作協議,力爭合作設立基金;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要深化與鵬瑞利集團合作,共同打造重慶東站TOD項目;重慶機場集團要深化中新(重慶)機場合作,推動中新(重慶)機場商業合作向T3B航站樓延伸,加快中新航空產業園建設等。
在推動核心競爭力產業“走出去”中,重慶千信外經貿集團要加快傳統貿易企業轉型升級,以貿易為紐帶整合上下游、境內外產業鏈與供應鏈,充分利用跨境電商平臺拓展國際市場,擴大自有優勢產品出口和優質農產品、高端消費品、關鍵核心零部件進口;重慶設計集團要與工程建設類國央企合作,推廣“重慶設計”品牌,增強國際業務開拓能力;重慶發展投資公司要支持國有安保公司“走出去”開拓境外市場等。
在打造國際經貿樞紐、國際交往樞紐中,重慶千信外經貿集團要發揮明德國際集團窗口平臺作用,逐步打造重慶國企面向東南亞的招商、貿易戰略“支點”;市農投集團要深化與泰國正大集團合作,推動60萬羽蛋雞項目投產上量;慶鈴集團要加強與博世合作,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49噸車型平臺開發及應用,賦能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建設。
接下來,市國資系統將把國有企業自身發展放到服務全市中心大局中去謀劃布局,圍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找準定位、挺膺擔當,緊扣打造門戶型交通樞紐、綜合物流樞紐、國際經貿樞紐等九大樞紐,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平臺,為重慶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