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零售業大蛋糕 重慶如何“出牌”
2025-07-07 06:30:35 來源: 重慶日報
近日,商務部公布首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名單,重慶憑借其獨特的商業基因與創新潛力強勢入圍。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正面臨消費升級與數字化轉型的雙重機遇。
根據規劃,重慶將通過實施八大工程、26條具體措施,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為核心的戰略規劃,達到2027年社零總額突破1.65萬億元、網絡零售額達2400億元的量化目標。
當傳統商圈面臨存量競爭、消費需求趨向多元化個性化,重慶如何通過創新破局?記者調查發現,以“魔幻8D城市”聞名的山城重慶,正以空間重構、品牌引育、業態融合為支點,撬動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可能。
存量物業“微更新”催生消費新場景
老商圈煥發新活力
在解放碑商圈,一座矗立75載的城市地標正以文化基因重塑商業DNA。5月31日,重慶百貨大樓B1層“山城掌柜”精品超市啟幕,單日銷售額突破125萬元,客流超7000人次,同比增長446%。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76%消費者傾向選擇地域文化商業空間。面對消費迭代,位于解放碑商圈核心位置的重百大樓突破傳統框架,通過場景重構與商品創新,打造立體文化消費體驗?!吧匠钦乒瘛奔Y重慶38個區縣風物與非遺技藝,將市井煙火與城市記憶融入現代零售,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鮮活注腳。
類似的場景革命正在重慶全域鋪開。渝中區“江崖街洞天”計劃將戴家巷崖壁步道、十八梯風貌區等65處城市記憶點轉化為消費新場景:戴家巷200米街巷匯聚40余家特色店,十八梯日均客流突破2萬人次,青石板路與潮流業態碰撞出新舊交融的獨特魅力。政策端同步發力,市商務委提出,計劃到2027年改造40個低效物業,其中20個將于年底前完工,釋放百萬平方米商業空間。
“存量盤活不是簡單地翻新,而是對城市肌理的重新詮釋?!敝貞c工商大學研究員莫遠明指出,重慶通過“針灸式”改造平衡歷史文脈與商業活力,為城市更新提供樣本。他建議,未來需在主題娛樂、文化演藝等領域持續創新,培育萬象城等百億級綜合體,打造集購物、社交、娛樂于一體的沉浸式地標,構建“空間即服務”的消費生態。
首發經濟引爆消費熱點
品牌矩陣構筑城市吸引力
在重慶,一場以“首發”撬動消費升級的變革正在上演。去年底,達美樂比薩重慶首店在時代天街開業,消費者排起百米長隊,外賣平臺甚至催生代買服務。這股“首店熱”背后,是重慶對首發經濟的精準布局——市商務委數據顯示,近三年重慶累計舉辦首發活動120余場,吸引892個品牌首店落地,涵蓋奢侈品、文化體驗、生活美學等多元業態。
首發經濟正成為重慶零售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風向標”。不同于傳統首店模式,重慶將觸角延伸至體驗式、文化類業態:日本蔦屋書店西南首店在重慶天地打造“書店+咖啡+藝術展”復合空間,單日營業額突破80萬元;龍湖時代天街2024年引入63家首店,包括Chanel等國際品牌,推動其躋身亞洲超級購物中心矩陣。這種“雙向奔赴”的供給革新,離不開重慶在政策端的精準賦能——《2025年首店首發經濟支持政策》明確,對符合條件的商業載體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獎勵,并將品牌集聚度納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考核體系,形成“引進一家、激活一片”的虹吸效應。
更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在引進國際品牌的同時,深耕本土消費品牌培育。通過實施“三品”戰略,打造“渝伴禮”“渝貨精品”等區域IP,升級特色伴手禮旗艦店,扶持氣味日記等本土品牌,讓重慶百貨、千葉眼鏡等本土企業煥發新生。
“重慶正形成獨特的‘首店經濟生態圈’。”莫遠明指出,這座城市以強勁的消費力與優質的商業載體為基石,既承載高端消費,又孵化特色品牌,為全國城市提供了“空間重構+業態創新”的雙重樣本。
即時零售打通“最后100米”
智慧物流重塑消費生態
在渝中區華為授權體驗店,店長鄒雯展示著手機上的即時零售訂單:“30分鐘送達已是標配,‘618’期間門店通過美團閃購的銷量增長40%?!边@種“線上下單、門店直發”的模式,正成為重慶實體商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今年“618”期間,全市超百萬家餐飲、零售門店參與即時零售促銷,推動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長9.1%,高出全國均值4.7個百分點。
物流環節的科技賦能更具顛覆性。京東物流在渝開通4條無人機常態化航線,實現小件急件倉到站直配,單程時效提升70%;美團無人機則在復雜地形中創下7倍效率紀錄。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歐陽日輝指出:“即時零售重構了‘人貨場’關系,讓實體門店成為消費生態的核心節點?!?/p>
這場變革的背后,是重慶零售業態的深度重構。市商務委明確提出“三化轉型”路徑:對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連鎖化改造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推動智慧商場、智慧超市等新場景落地。莫遠明建議,需構建“供給豐富、渠道多元、服務優質”的現代零售體系,重點培育即時零售、主題體驗等新業態。
政策與空間的雙重創新正在鋪開。重慶將中心城區劃分為915個“15分鐘生活圈”,統籌配置購物、養老等民生設施,同步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和農村電商行政村全覆蓋。
從門店即時配送到低空物流網絡,從政策精準扶持到生活圈重構,重慶正以數字化為筆、場景創新為墨,書寫傳統零售向智慧生態轉型的“山城方案”。
責任編輯:劉佩蘭